? ? ? ?
寒冬季節,大部分地區普遍低溫,尤其是北方地區,寒潮不斷,氣溫持續較低,會對蛋雞生產造成重大影響,雞場的降本增效面臨新挑戰。對規模化雞場管理而言,若飼養管理不當,沒有做好雞舍的防寒保暖,會對雞群造成較大應激,降低雞群的抵抗力,增加雞群呼吸道疾病和其他傳染病的發病率。寒冬季節,雞場降本增效的挑戰和措施有哪些,下面做個簡要闡述。
1冷應激和有害氣體對蛋雞的影響
寒冬季節,冬季雞舍內溫度過低時,雞群會遭受冷應激,同時,雞場為了保持舍內溫度而忽略通風,這會導致溫度和通風管理失衡,造成冬季雞舍內氨氣等有害氣體濃度增加,飼養內環境惡化,這會不同程度地影響蛋雞生產性能。
1.1 冷應激對蛋雞的挑戰和措施
蛋雞生產適宜環境溫度為19- 23 ℃,最理想的溫度為2l℃。當低于18℃時,每下降1℃時,采食量提高1.3克;當環境溫度突然下降10℃以上時,會產生冷應激。當溫度低于7℃時,體重下降,蛋雞產蛋率和飼料轉化率就明顯降低;當溫度低于4℃,雞的活動遲鈍,產蛋率明顯下降或停產。冷應激不僅會使雞的免疫力下降,更容易生病,還會使蛋雞的產蛋量下降,同時可能導致蛋雞感染呼吸道疾病,甚至導致死亡。
1.1.1 保溫防寒 寒冷季節,蛋雞舍要保溫防寒,風機采用最小通風量模式,雞舍溫度要盡量保持在13℃以上,以滿足雞舍冬季通風與保溫的需要。為使舍內空氣清新,需要在溫度允許的情況下,在中午適當進行雞舍的通風換氣,排出廢氣、濕氣、灰塵等。
1.1.2 營養合理調控 寒冷季節,應該適量提升玉米配比,要適當提高能量10-15%,蛋白控制在16%左右,能蛋比可比正常略高,控制在180左右。低溫時,因采食量增加,能量能夠滿足正常生產時,蛋白就會相對浪費。營養上可以不做調整,從成本角度,可以適當下調。
1.1.3 合理喂料上料 冬季白天短黑夜長,早上開燈后要盡早添料喂雞,晚上關燈前9:00左右,在蛋雞采食小高峰時,把雞喂飽,縮短產蛋雞寒夜的空腹時間,緩解冷應激的影響。
1.2氨氣 雞舍內氨氣的濃度要控制在20ppm以下,超標后,會對雞產生大的刺激和應激。
雞舍中的氨氣是糞便中的含氮有機物被細菌發酵分解后的產物。其刺激性較強,尤其會對雞粘膜刺激強烈,常致雞結膜、上呼吸道粘膜充血、水腫而發病,對雞的生長發育和產蛋均會產生不良影響。
1.3 二氧化碳 雞舍內的二氧化碳濃度控制在3000ppm以下。
雞舍中的二氧化碳主要由雞新陳代謝后呼吸排出。當雞舍空間狹小、飼養密度過大、通風不良時,會使舍內二氧化碳濃度過高,造成雞窒息死亡。
1.4硫化氫 雛雞舍硫化氫濃度控制在5以下,產蛋雞舍硫化氫濃度控制在10ppm以下。
雞舍中的硫化氫是由糞便中的含硫有機物經細菌分解后產生。其刺激性不亞于氨氣,同樣可引起角膜炎、結膜炎、刺激呼吸道粘膜;硫化氫通過肺泡進入血液后,未氧化的硫化氫直接影響氧化過程。雞舍內硫化氫超標,會使雞群體質下降、生產性能明顯降低;嚴重時,會造成雞體組織缺氧,呼吸中樞受到抑制,重者可導致呼吸中樞麻痹而窒息死亡。
雞舍內的有害氣體超標時,會降低雞群免疫力,影響雞群健康,嚴重時導致雞只大面積死亡,要做好監測,如圖1和圖2。因此,深冬季節,外界氣溫變化較大,尤其是晝夜溫差較大時,要密切注意雞舍保溫防寒,風機采用最小通風量模式,雞舍溫度要盡量保持在13℃以上,以滿足雞舍冬季通風與保溫的需要。為使舍內空氣清新,需要在溫度允許的情況下,在中午適當進行雞舍的通風換氣,排出廢氣、濕氣、灰塵等。
圖1雞舍二氧化碳超標 監測 圖2雞舍氨氣超標 監測
2嚴格的消毒和生物安全措施
寒冬季節,雞場更要做好內外環境的消毒和生物安全措施。此外,還要對雞場物品、設施、工具的清潔、消毒處理。目的在于減少流通環節的交叉感染。
2.1 進場和生產區消毒 進入雞場和生產區的人員,一定做好消毒。進生產區要洗澡,換消毒后的工作服和鞋;雞舍門口要設消毒池,池內消毒液要定期更換。整個雞場內外和雞舍內徹底清掃,定期消毒。消毒的藥物要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兌,保證有良好的消毒效果。
2.2 雞舍人員、用具等要固定,堅持每周兩次以上的帶雞消毒,每周一次環境消毒,消毒可用對人畜無害、無刺激的消毒藥,帶雞消毒盡量避免對雞群產生應激。
2.3 飲水清潔和消毒 雞舍飲水要在雙酸清潔養殖模式的指引下,做好飲水清潔和消毒,水線和水管內 15d–30d要消毒1次,消毒要徹底。要選擇適當、適量的消毒藥物,避免中毒。
2.4 加強生物安全措施
雞場生物安全措施是構建雞場生物安全體系的重要保障,尤其是寒冬季節尤為重要。蛋雞場生物安全體系的建立和落實必須考慮疾病傳播的三要素,即:傳染源、傳播途徑、易感動物。要加強雞場生物安全,必須嚴格做到消滅傳染源,切斷傳播途徑,保護易感動物,如圖3。應全力做好新城疫、禽流感、傳染性支氣管炎和傳染性喉氣管炎的免疫工作。
2.4.1 不同區域、不同規模化雞場,都要根據本地區疾病流行情況和本場實際情況,制定規范、合理的標準化免疫程序和保健方案,最大限度地保障雞群的健康和抗體水平,增強保護力,降低防疫次數和對雞群的應激。
圖3雞場生物安全控制
2.4.2疾病預防和抗體監測
冬季雞群極易爆發新城疫、禽流感和傳染性支氣管炎等疾病,對產蛋造成不可恢復的影響。因此,應關注和定期檢測產蛋雞群這些疾病抗體水平,進行適時補免,以維持產蛋的穩定。有條件的養雞場要根據雞群狀況進行抗體普測,及時發現隱患,及時補免,做好蛋雞抗體檢測和監測工作。
終上所述,寒冷季節,雞場要做到降本增效,就要調整日糧配方營養,滿足冬季蛋雞的營養需要,同時要做好保溫防寒,定期消毒,做好生物安全和疾病防控措施。